《今周刊》第四屆「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」週三(10/25)公布調查結果,桃園市獲得「永續城市特優獎」,經濟力表現亮眼。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,推動產業淨零減碳、提升公共運輸使用,是桃園兼顧永續和經濟的關鍵。
桃園市連續兩年獲得「永續城市特優獎」,今年更三度拿下經濟力特別傑出獎。根據今年調查結果,桃園市不僅在永續表現維持亮眼成績,在經濟景氣方面,包括收入、物價等民調,是六都分數最高,並以勞動參與率、營利事業銷售額成長率、經濟發展支出占比最高、人均負債最低,勇奪經濟力高分。
「今年繼續拿到永續城市的特優獎,同時又有經濟力傑出獎,這兩個獎同時拿,老實說非常辛苦!」張善政致詞時表示,永續環境和經濟發展經常被認為是互斥的,只要談到經濟、常常就會被質疑是不是對環境有害,「所以要在發展經濟的時候把環境顧好,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。」
▲左起《今周刊》發行人梁永煌、桃園市長張善政(攝影:陳睿緯)
他強調,SDGs的精神不只是企業,政府機關也非常注重。而桃園在今年3月底率先以聯合國的淨零碳排路徑圖,作為推動桃園境內的淨零政策藍本,其中最大的挑戰就來自產業,因為產業用電正是最大的碳排來源,而這需要市府的鼓勵、業界的配合,共同合作。
張善政也指出,最近桃園市準備規劃將虎頭山園區改造成SDGs產業園區,要把SDGs永續的相關產業聚集進來,為的就是希望在提振經濟、工業發展的同時,也能一步一步,帶領桃園的產業走向永續之路,紓解、改善產業對於環境造成的衝擊。
不只是產業淨零,在交通運輸上如何鼓勵民眾走向低碳,張善政也很有感。尤其今年七月推出「基北北桃1200元交通月票」,他表示,很感謝台北、新北、基隆等市府團隊的合作,一起提升城際的公共運輸使用率。
而在桃園,機場捷運的搭乘人數也逐年攀升,他說,「軌道運輸更是我們未來的永續城市發展裡,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。」
桃園在產業經濟和永續環境上已頗有成果,不過張善政說,「當然SDGs是一個長久的路要走,」未來仍會持續從永續角度,改善城市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