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訊息 : 「開瓶計畫」房屋難整修 議員促訂順序
吉林路住宅大樓林立,路幅卻只有十二公尺至十五公尺,上下班時常常造成交通壅塞。(記者邱奕統攝)
〔記者邱奕統/桃園報導〕桃園市升格後仍存在許多都市計畫前的老舊社區瓶頸小巷,市府推動「開瓶計畫」,每年要打通各區一條瓶頸道路,市議員張運炳昨天質詢說,許多民眾住家位於「開瓶計畫」的路段上,因此不敢整修,要求市府排出優先順序以免擾民;市長鄭文燦指示工務局評估各項指標後,排序公布周知。
市長指示評估後公布排序
張運炳說,被列入「開瓶計畫」的路段,房屋就不便整修,他經常接到民眾陳情,住家因為在交通瓶頸路段而被列入「開瓶計畫」中,但又不是首波施作的道路,老舊房屋即便有修繕需求,也不能進行整修工程,反而擾民;他要求市府列出瓶頸路段打通的先後順序,沒那麼快進行的工程,就不應該提早限制民眾整修房屋。
交通瓶頸路段 應優先處理
他舉例,以中壢區吉林路而言,是內壢的重要道路,住宅大樓林立又銜接中壢工業區,路寬卻只有十二公尺至十五公尺,上下班時間常常造成交通壅塞,這樣的交通瓶頸路段才應該優先處理。
市府新建工程處表示,「開瓶計畫」是根據各項綜合指標篩選路段的施工順序,依序向地主洽談購地,原則上不會限制民眾整修房屋,但有些房屋有超過道路邊界線問題,在工程進行時,超出部分會被拆除,只要不是侵占國有地,都會補償拆除後的重建費用,屋主若在工程進行前自行整修房屋,被拆除以後就會覺得划不來。
新工處說,吉林路開瓶工程全長約一.五公里,因涉及路樹保留、占用道路違建拆除、路邊停車格等問題,較為複雜,預計拓寬到十八公尺,目前新闢道路都要一併進行共有管溝工程,施工費比較高,將專案處理。
新聞來源:自由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