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導覽
精選物件
最新訊息 : 震後健檢自家房屋
作者 info 於 2022-09-19 (547 次閱讀)

提醒民眾,千萬別輕忽地震對建物造成的損傷,
可依循掌握三步驟替自家住家結構進行簡易健檢。
「建築結構安全,預防勝於治療!」最好的預防,
便是能在建造時就蓋出結構安全的建築物,
「如何選擇一棟安全好宅」
絕對是幸福人生中必做的一門功課。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
戴雲發/不是沒倒就沒事!震後3步驟 健檢自家房屋

文/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 戴雲發

9月17日晚間21點41分發生有感地震,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報告指出,這起地震的震央位於台東縣關山鎮,芮氏規模6.4,地震深度7公里,最大震度台東有「6強」,是49年來當地最大地震,不排除近日還會有規模5的餘震發生(編按:18日14點44分,台東池上再發生規模6.8地震,深度7公里,導致花蓮玉里建築物倒塌)。

相關新聞:花東6.4極淺層強震 台東老屋瞬間倒塌
相關新聞:不斷更新/玉里民宅倒塌壓垮超商 4人均獲救
相關新聞:6.8強震晃全台「地震有往北趨勢」 一圖全看懂

▼23年前中台灣的921大地震,讓全台居民都相當震撼。(圖/翻攝慈濟基金會

921地震之鑑 避開十大建築危險基因

1999年發生了921集集大地震,重創全台,震撼人心,讓台灣居民感受地震強大威力,芮氏規模達到7.3,共持續了102秒,總計2415人死亡,11305人受傷,也因此迫使國人和政府重新開始深思防震的重要性,並檢討建築物或其他地方的防震措施。

近日發生的地震剛好在921大地震屆滿23周年前,我再次呼籲,唯有避開921大地震倒塌受損大樓設計施工的十大危險基因,並透過建築內部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施工品質控制,方能確保蓋出禁得起地震考驗的建築。

▼從921地震後的受損大樓,統計出十大危險基因。(圖/戴雲發提供)

而在發生地震的當下,民眾應就近趴下並尋找掩護,更重要的是,地震過後也應積極檢查自家房子的狀況。民眾可以針對家中的大柱、大樑檢查,看看有沒有出現45度的裂縫,也要特別注意低樓層的結構狀況。

另外提醒民眾,千萬別輕忽地震對建物造成的損傷,可依循掌握以下三步驟替自家住家結構進行簡易健檢。

一、觀察整棟大樓外觀

為了避免因為地震造成房屋倒塌,必須確保房屋的結構安全,房屋結構整棟皆是命運共同體,因此判斷結構是否安全,不能只看自家樓層,必須同時留意整棟大樓四周的外牆。

亦可詢問左鄰右舍是否也有損害,再共同查看整棟大樓是否有異常歪斜、沉陷狀況,並檢查門窗是否有擠壓變形,牆壁、柱、梁、樓板等有無裂損。

▼房屋結構整棟都是命運共同體。(圖/東森新聞

二、大樓柱子是否有嚴重裂縫、混凝土剝落或鋼筋外露等現象

地震來時,常造成建物受損倒塌的往往是整棟大樓的1、2樓,故可從1樓開始檢查,觀察公共空間的大梁大柱是否有45度斜裂縫、鋼筋外露或是水泥剝落的狀況。

只要結構沒有被裝潢遮蔽的地方,例如公設大廳、樓梯間、地下室、垃圾分類室或是地下停車場,都應該要檢查看一遍。如果出現異狀就應通知管委會找尋結構相關技師做進一步的檢查。

另外,需特別注意1樓若為挑高大廳,或被改建為超商、大型賣場、餐廳等建物,更要特別留意,避免發生「軟腳效應」。

▼梁柱出現45度斜裂縫便應特別留意。(圖/戴雲發提供)

我要特別強調,不是自己家裡沒問題、大樓就百分之百安全,低樓層的1~2樓,更是地震後最應該檢查的地方,例如台南「維冠金龍大樓」、花蓮「雲門翠堤大樓」,都是低樓層出狀況,導致坍塌或傾斜。

三、住家大梁、大柱或是剪力牆有無斜45度角的裂縫

地震發生時,房屋會因此產生震動週期,若結構不夠穩固,則可能在重要的結構體上產生斜的裂縫。並非所有牆面上的裂縫都需要擔心,主要要查看撐起房屋結構的梁柱是否有受地震影響,或是看牆面大於25公分厚的剪力牆是否有出現斜45度角的裂縫。

若有的話,代表結構已受到地震影響,未來若遇到強度更大的地震,其裂縫將更加擴大,甚至可能造成梁柱斷裂,建議應請專業的結構相關技師進一步勘驗,並給予專業建議。

▼牆面若有斜45度角的裂縫就要擔心。(圖/戴雲發提供)

發現45度裂縫 務必進行建築檢測

整體來說,為預防及降低地震帶來的危害,建議民眾如果發現家中大梁、大柱或是大於25cm的剪力牆面,已出現新增較為明顯的45度裂縫,務必請結構技師到府進行檢測建築是否有安全疑慮。

如些微受損仍堪住,可透過補強延續建築壽命;如建築已嚴重受損,可往都更合建拆除重建,但短期千萬別入住,因為地震何時來襲不可預知,切勿拿生命安全來測試建築結構安全。

▼如果建物嚴重受損,短期千萬別入住。(圖/東森新聞

將高端、科技建築工法 導入老屋改建

另外呼籲,全台推動危老與都更雙軌老屋改建潮,若能將最高端、科技的建築工法導入,應能成為提升台灣建築品質的契機,讓民眾能住到一百年都不需要被都更的優良安全住宅,以免只有建造出更多新的但未必真正安全的建築。

台灣位於地震帶與颱風帶,如何將建築從規劃設計、材料及施工的每個品質細節都確實做到且完整記錄,以確保建築能耐震抗強風,讓人民居住安全安心,這是最重要的。

「建築結構安全,預防勝於治療!」最好的預防,便是能在建造時就蓋出結構安全的建築物,「如何選擇一棟安全好宅」絕對是幸福人生中必做的一門功課。

▼戴雲發提供震後住宅健檢3步驟,讓民眾住得安心。(圖/戴雲發提供)

作者/戴雲發 社團法人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、中力都市更新有限公司總經理、Alfa Safe耐震系統工法創辦人。台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結構工程組碩士,取得證照:結構技師。曾任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、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房屋委員會召集人、「國家卓越建設獎」評審委員會施工品質類之評審委員。著作《挑房Follow Me》、《好宅聖經》

(封面圖/東森新聞



更多青埔大小事|https://bit.ly/3ys9lFN